每當看到或被看到皮膚上好像有乾屑的紅疹,通常會聽到的不是「濕疹」就是「異位性皮膚炎」(簡稱:異膚」;感覺異膚的發生比例高,但是否為異膚症狀?這必須要經由皮膚科專科醫師的診斷才算數,而不是親友說了算。它的發生年齡、發生部位、發生症狀、發生原因,是有跡可尋的;但有時非單一因素就草率決定,必須要透過相關的家族史及症狀的謹慎評估,才能確診釐清,並進一步給予正確的治療。

 

IF

有人說我的孩子有異位性皮膚炎?

到底怎樣才是異位性皮膚炎?

 

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在各國不同的研究間約5-20%,且呈現上升的趨勢;但如同林仲醫師所述,現在台灣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常常不夠嚴謹,看到小孩有皮疹的狀況,就說是異位性皮膚炎。其診斷是有嚴謹定義,至少需要符合以下的主要診斷條件,才是「異位性皮膚炎」:

  1. 慢性反覆發生的癢疹
  2. 好發在典型部位,嬰兒時期在臉與四肢伸側,幼兒及成人時期主要在屈側
  3. 常具有家族過敏病史
  4. 六個月之後才能確定診斷(六個月之前嬰幼兒皮膚尚未成熟本就容易有皮疹)

異位性皮膚炎還有許多輔助診斷的特徵,例如乳頭濕疹、白糠疹等許多變化,但符合以上4點是基本的要件

如果背離了以上原則,首先要思考的應該是診斷是否正確?

 

IF

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是什麼?

 

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理機轉十分複雜,且各因素之間有交互影響。

  1. 表皮屏障失能

表皮層有阻擋過敏原為生物和保水的功能,異膚的患者會因此讓表皮層功能異常,導致慢性發炎反應與過多水份散失,形成惡性循環、FLG基因異常,就是最為人所知的例子。

  1. 免疫系統異常

免疫異通包含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兩大部分,異膚的患者,先天免疫系統失常導致皮膚的微生物菌叢改變,釋放出發炎物質,因皮膚屏障失能導致穿透皮膚的過敏原,可以刺激後天免疫系統,以致更放大發炎反應。

在兩大原因交互影響的狀態之下,皮膚長期處在發炎屏障失能無法保水的狀態下,就產生了乾燥發癢的皮疹。

 

IF

異位性皮膚炎要如何預防?

什麼樣的人風險罹患高?

 

對於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的方式,大體上都缺乏共識,但有一些研究顯示以下的作法,對於嬰兒產生皮膚炎可能具有效果。

  • 出生一個月內積極保濕

在英美的研究裡大體可以下降4-5成的發生率

  • 營養品補充

早期有實驗在孕婦與高風險的孩子使用益生菌,以及幫小孩補充維生素D,可以下降日後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;但後續的研究,卻沒有能證實這樣的論點,因此目前還沒有辦法強烈建議大家要這樣使用。

  • 使用水解配方與遍免可能過敏的食物

早期的確也有研究顯示以上的方式,有助於下降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的機會,但同樣的,後續的研究也無法複製相同的結果,而食物過敏的判斷更是需要小心;一來是抽血檢查的體外檢測無法真正代表臨床症狀,抽血數值過敏不代表吃了會有症狀;二來孩童正值發育時期缺乏營養會影響生長,因此建議只有抽血陽性且有明顯症狀者,才需要減少攝取。

至於風險值最高最確定的患者,應當是有家族病史的患者,雙親其一有皮膚炎會增加3倍機會,兩個都有會增加5倍。

 

IF

異位性皮膚炎自己會好嗎?

該如何治療?

不治療可以嗎?

 

在積極的控制之下,異位性皮膚炎大部分可以在國高中的時候皮疹痊癒,僅留下輕微乾燥的膚質;但仍有部分患者會產生持續性,一直到成年後都還存在皮膚炎的狀態;而最主要的決定因素如下:

  1. 疾病的嚴重程度
  2. 發作的時間

多數異位性皮膚患者,在一到三歲前就會發作,越晚發作的患者,通常越有機會形成持續的成人皮膚炎;再者就是這期間嚴重程度高,沒有好好治療的患者,也容易演變成慢性持續的狀態;因此積極的治療是絕對必要的。

 


皮膚問題, 疹子, 皮膚炎, 皮膚癢, 皮膚疹, 皮膚過敏, 皮膚過敏原, 免疫功能皮膚炎